最近收获与反思

大家好,我是光源。

不知不觉已经 6 月份,计划年初要完成的事还未完成「年初」就已过去。自年后以来工作上投入度非常高,失去了几乎所有业余时间但也收获了一些认可,算是在新环境新工作里稳定下来(距离去年入职时间也过去半年多了,谈不上「新」工作了,哈哈)。

在这段时间里有一些新的思考,记录成此文。

最近正是高考。我们年少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幻想:假如我们当初有 xx 那么勤奋我们肯定能考上更好的大学、假如我们在高中时不贪玩一定能考得更好…… 但年岁渐长,我们渐渐懂得很多事重来多少次都是一样,我们的认知、我们的习惯、我们的性格、我们处理事情的方式决定了我们那一刻只会做出同一种选择。

内向者很难变得口若悬河活跃外放,好动者很难学会心无旁骛地应对枯燥的练习,怯懦者很难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时间给我们以智慧,让我们渐渐懂得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当然,有大毅力者绝对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大量的练习突破自身的桎梏,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认清自己能力范围、与自己的优势劣势和谐相处并非是坏事

回到我自身,因为去年 10 月底更换了工作平台,这半年来一直在调整使用时间和精力的方式期望能符合我自己的生活节奏。所得的收获是,在没有保证足够休息时间的前提下,我的精力并不足以在工作之余做其他事。

以前给自己定计划时总把工作之外的时间排得满满的,虽然「仁慈地」排了半个小时中途休息时间,但实践下来,工作之后就算有时间也无剩余的精力去使用起来。

接受自己不是超人吧,我对自己说。

抱怨并没有什么用,当初接受这个 offer 时就已经做好足够的心理建设,且工作是真的忙并不是磨洋工。

我可以做的是如何是适应环境并超脱这个环境。(说起来还有点小兴奋?)

可以从两个方向做优化,时间和精力。

1)时间上需要更严格的时间管理:

  1. 在计划的时间内做计划内的事,超过了时间范围则停下手中的活。这个理念适合用番茄工作法来辅助。
  2. 给自己预留一定「任务」以外的时间,比如每天半个小时用来看技术资料。

2)精力恢复上可以有以下行动:

  1. 构建「清醒之岛」,每天抽出一个小时专注写作。「清醒之岛」的概念忘了是从哪篇文章得来的了,它的理念我非常赞同,当你完全专注于手上的事时可以快速恢复精力。在《专注》一书中也有类似的理念:人的思维无时无刻不在神游中,当保持完全专注时可以把神游的思维固定在现实,这对于专注力的恢复有莫大好处。为什么选择写作?《心流》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写作是在情绪紊乱中塑造秩序的一种治疗法,它非常适合我。
  2. 每工作两个小时休息放空 30 秒。这大概就是番茄工作法的同类方案了,让大脑张弛有道。
  3. 固定下睡觉和起床的节奏。晚睡星人不敢提早睡,但固定下节奏还是可以期望的。
  4. 每周健身三次。这个目前已经成为习惯,不再需要消耗任何自律即可「主动运行」。

认真思考了我自身的毅力、精力和时间,这些目标是有希望达成的。年底再复盘一下看看完成度。

最近有三个内容非常棒,对于个人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在这里推荐给大家。

第一个是《深入理解Android:Java虚拟机ART》作者邓凡平大神在公众号上写的两篇文章《关于 Android 学习的三个终极问题》《一专多能、刻意练习和终身成长》

我在大学时代比较贪玩,从 Android 到 Java 到 php 到 python 到 web 等等都有过尝试,但因为精力分散研究都不深入,后来认识到问题了就专注于 Android 开发至今。但心中始终有疑惑,假如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是一个长跑的话,那我们何时可以去其他方向的技术呢?过早学习则精力分散杂而不精,过晚学习则光有深度而无广度。而这两篇文章很好地解答了我的疑惑。

文章中把知识的掌握程度分为常识(0~50)、能(60~80)、专(80~90)三个层次(还有一个 90 分以上是艺术层次非常人所能及),一专多能指的是在一个领域里做到专家级别,在其他多个领域里只要做到「能」的程度即可。假如你接受了这样的理念,那么我们可以得到:

  1. 在主要领域里成为专家。这个不会占据你所有时间,毕竟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循序渐进。
  2. 在其他领域里放低期望,达到「能」的程度即可。(我理解「能」的程度是在应该知道的常识的基础上能在宏观层面理解和运用该领域的常规方案,达到熟手的程度)

接受了这样的理念后,之前害怕杂而不精的心结终于放下,后面会朝着「专」的方向走,同时找机会扩展自己「能」的领域。

第二个是奇葩说几个大咖出的一本书《好好说话》。

一直以来从未认真审视过自己的口才,直到与他人发生大量碰撞时才发现问题。

不知道你们是否产生过这样的疑惑:身边有人说话总能让人信服而有人则很难说服他人;有人能轻易获得关注而有人则说话总是被忽视;有人能在重压之下侃侃而谈而有人则几乎说不出话来。

在有了这些疑惑后,恰好得知奇葩说的大咖们出了这样的书,于是赶紧研读一番。

书中基于话语权的从属关系把说话分为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五大场景,不同场景会有不同的准则和应对技巧。这些技巧几乎都触达了我们日常说话的痛点。

举个例子,我们在说服别人时有一个情况就是对方会抵触反弹,还未认真思考你的建议就开始无脑为自己做的选择「辩解」。针对这个痛点书中提出的技巧是:

  1. 确保对方拥有选择权,避免说教,谁也不喜欢被否定,避免走向自我辩护。
  2. 可用「反向提问」启发对方。何谓「反向提问」?一般提问是「你为什么不这样做?」这样会激发对方往「我为什么不这样做」去辩护;反向提问则是「我们要怎样去做」。
  3. 不要过度关怀给对方压力继而引发自我防御。

有了这些技巧是否觉得说服别人是否不那么难了?当然技巧再好也需要刻意去练习。

第三个是张铁蕾在他个人公众号上发布的关于技术的一些思考,几乎每篇都是精品,研读之后连忙翻了历史记录从公众号第一篇开始看起。

以前对于知识的分类以前一直有一些模糊的观点,我认为知识可分为知识点型、经验型两种。比如「知道 Android 中有一个线性布局」就是知识点型,而「知道线性布局该用于什么场景、线性布局中 weight 对于性能的影响、线性布局与其他布局的优劣等」就是经验型。铁蕾的文章就有一篇《知识的三个层次》跟我不谋而合,而且更进一步把知识分为三个层次:具体知识、归纳的知识、演绎的知识,并论述了三种知识的学习和使用。

还有一篇文章是《技术的成长曲线》,里面论述了技术成长的四个阶段:新手、熟手、专家、宗师,并且给出了突破的要领(这个观点跟邓凡平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划分是英雄所见略同的)。有趣的是铁蕾对于金庸的作品有独特偏好,经常用金庸中的人物绘声绘色地把对技术的观点阐述出来。

《马拉松式学习与技术人员的成长性》、《心流:写作、编程和修炼武功的共同法门》等都值得一看。

近年来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是,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的获取难度天差地别 —— 光这么泛泛而谈有点像「正确的废话」,咱们再具体点,我们可以粗略得把人划分为两类:勤于思考者和勤于动手者。

勤于思考者主要表现在动脑频率远胜于动手。比如对待新技术,该类人一定会先看大量文档、做大量研究等到心有成竹才去动手实践。但「时间」和「执行力」是此类人的弱点,光有「见识」而无「训练」最后只能是纸上谈兵。此类人有一个特点是想做的很多,在做或者做成的很少。

勤于动手者则是「短平快」的实践者,碰到新技术马上动手实践,在工作中往往能稳定产出跟能力水平相符合的工作量。但「见识」和「发展」是此类人的弱点,比如你很容发现一些同事能快速实现一些需求,但方案本身是否最佳、是否考虑到维护成本等则全然无所谓。此类人有一个特点是经常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做什么。

获取知识时,前者在「认知型」知识上有巨大的优势,比如通过读一些文章、与人交谈等普通途径即可不断优化自身;后者在「纯技能型」知识上有巨大的优势,获取技能型知识需要投入的大量枯燥的训练时间对该类人来说完全无压力。

说个题外话,现在会有很多大的技术公众号在输出一些「认知型」知识时读者会两级分化,勤于思考者会认为这些文章都是写些大家都知道的小道理没有干货;勤于动手者则往往会醍醐灌顶奉为皋臬 —— 有收获的人和没有收获的人基本是「互道傻博咦」的情况,就是因为他们根本是两类人。

我对这种情况的看法是,首先这类文章肯定谈不上作恶,其次只要这类文章有一个人从中受益那么它就是好文章。很多人基础好起点高不知道很多底层程序员的认知水平,就算是「大三大四学生要早点准备找工作」这种简单的道理都有可能让很多懵懂的人得到指点。

回到主题,我对我自己的认识是,我是比较偏勤于思考的。所以我的短板需要靠投入更多时间和增加执行力来解决。

说来不怕被笑话,我会长期维护一个 idea 池,把自己各种 idea 记录下来。所以说 idea 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多少 idea 没有被落地都静静躺在笔记本里。

对我而言,我脑中关于未来的构想已经够多,我的突破点在于不断投入时间去落地这些想法。

总结一下,下半年的计划主要是:

  1. 做好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
  2. 朝着一专多能的方向迈进
  3. 突破自己的瓶颈,多执行,将更多的想法落地。

等候年末复盘。